第九章 行业领域
应用场景日渐繁荣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2021 年人脸识别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于指纹、虹膜、步态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具备非接触、非侵扰、快速、直观、便捷、可扩展性好、可跟踪性好等优势。人脸识别技术自身的特点和技术不断发展演进,结合宏观政策的强力驱动,以及安防行业中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推动,促使越来越多的领域对人脸生物特征识别产生了应用需求。
  1.政策驱动为人脸识别发展夯实坚实基础
  回溯近几年在人脸识别领域频频颁布的各项政策,着实是为人脸识别在各个领域的场景落地"保驾护航"。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随后《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等技术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人脸识别技术落地应用,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扫清了政策障碍。
  2.技术持续演进发展为市场开拓提供原动力
  市场规模的开拓与技术的可持续进化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纵观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早期研究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人脸识别技术早期研究阶段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基于人脸图像视觉特征之间的几何关系,建立人脸灰度图像模型,人脸识别过程不能实现自动化,依赖于研究人员手动操作,处于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特征脸"识别方法的提出,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实质上的重大突破,采用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系统成功搭建和投入实际应用,此阶段丰硕的人脸识别研究成果极大推动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用化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人脸识别技术在图像建模方法、识别精准性、识别速度以及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取得了飞跃进展,使得在很多细分行业和领域开始有了较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人脸识别在千行百业落地生根百花齐放
  在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推出的人脸识别相关政策支持下,人脸识别应用市场扩张和技术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人脸识别已形成了硬件与软件相互结合的产品服务,并逐步向不同行业场景的软硬件一体化方向发展,逐渐在千行百业落地应用。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人脸识别新技术突破,智能化人脸识别的发展趋势逐渐被各个行业青睐。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于重点人员管控、案件侦查、人口管理、走失人员寻迹等业务和便民服务;在交通行业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交通场站人证核验、支付通行,以及交通管理中失驾、酒驾、毒驾人员甄别预警;在金融业务办理中利用人脸识别进行客户身份确认,不用带卡就可以从ATM机上刷脸取款。随着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进一步得到普及,摄像机数量大规模增长,使得人脸识别在数据的采集上阻碍大大减小,提升了人脸识别的质量与应用领域。
  伴随"新基建"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可以预见,未来将加速步入"视觉物联网时代",人脸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主要技术方向,在"视觉物联网时代"必将获得爆发性增长。
  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视频图像作为使用难度最低、应用成效最高、建设面最广的物联感知手段之一,已成为城市物联感知体系的基础部件。安防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即得益于近年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推动,雪亮工程促进了安防产业中视频监控领域市场规模的爆发增长,极大刺激了高清监控、人脸识别摄像机等视频监控产品的需求。随着雪亮工程的逐步完成,政府在视频监控领域的投入会有所放缓,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持续增长,中国城市安保的投入将成为视频监控领域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带动人脸识别安防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2021年疫情反复的当下,人脸识别技术为疫情防控有序护航。对于火车站、机场、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办公楼宇、食堂等人流密集区域,引入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非接触"技术作为出入门禁管理、快速支付以及体温监测手段,对于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提高防疫工作效率而言意义重大。面对新冠疫情人脸识别的特殊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人脸识别技术进步,需由以往整张人脸的识别向口罩遮挡面部的人脸识别系统发展,利用眼睛等局部细微特征进行人脸识别比对,最终实现不用摘除口罩识别身份。
  --摘自《中国安防》杂志2021年3月刊

上一篇:探析机器视觉实现公共安全业务全视图智能化    下一篇:“十四五”安防运营服务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