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三所认证中心")成立于2015年5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CNCA)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成立,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直接领导,开展防盗报警、实体防护、通讯安全、网络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监控、安全识别、安全检查、警用装备等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认证的专业机构,是依法成立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实施合格评定的认证运作实体。
三所认证中心目前由20余名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长期从事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认证、检测、标准研究工作的专职人员组成,拥有注册工厂检查员55名。
三所认证中心主要依托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属下七个国家和省部级检测中心,拥有自有实验室--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国家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
目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认证中心)开展了50余类自愿性产品认证及两类服务认证业务。
2023年,三所认证中心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认证完成情况
受2022年10月防盗报警产品移出CCC认证目录的影响,2023年度防盗报警产品认证业务有所下滑,三所认证中心保有有效的产品认证证书636张(网安产品除外),2023年度汽车行驶记录仪业务认证证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截止2023年12月14日,汽车行驶记录仪已颁证21张,且有21个单元还是认证受理中,较2022年4张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持续推进认证业务转型和拓展范围
2023年,三所认证中心持续推进认证业务转型发展,年内与检测一部共同推出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产品认证,编制实施规则1项,检测细则1项,目前已颁发一张证书;与检测七部共同推出公共饮用水安全监测物联网产品认证4项,编制实施规则1项,检测细则5项,目前正在实施认证的有8个单元;与检测四部共同推出网络安全产品认证35项,编制实施规则35项,检测细则35项,目前正在实施认证的有53个单元,颁发认证证书26张;业务增长型认证项目"智能联网产品认证(网络安全)"实施工作进入第6个年头,业务稳步发展,目前持有的有效的认证证书达77张。
在新认证领域拓展工作方面,今年主要在汽车行驶记录仪认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认证依据标准GB/T19056-2021汽车行驶记录仪于202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后,通过近半年的筹备,签约实验室于2023年3月通过了实验室认可,三所认证中心于2023年的11月获得了CNAS资质,又通过努力打通了交通部平台登记系统(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服务系统),三所认证中心积极主动联系并争取客户,通过检测、认证、上报自我声明、交通部平台系统一站式服务,赢得了客户信任,获得了客户好评,截止目前实施认证的42个单元,已颁发证书21张。
三、积极推进服务认证相关工作
2023年度保有服务认证证书238张,其中等保测评服务认证237张,报警运营服务认证1张。
自2021年11月获得开展"网络安全等级测评与检测评估机构服务认证"资质以来,三所认证中心在2023年持续加强认证监管工作。从2023年6月份开始实施年度监督工作,截止2023年12月中旬完成了245家/次机构的年度监督工作,11家新机构的初次现场审查工作,出具不符合项2673项,判定证书暂停整改的机构6家,现场审查结论为现场验证的6家,新发证书5张/家,等级测评服务认证监管工作逐步步入正轨。此外,为满足市场需求,三所认证中心还开发了"报警运营服务认证"项目。目前,已有1家企业成功获得了认证证书。这一新的认证业务,正逐渐成为认证中心业务增长的新亮点。
四、积极开展认证风险和公正性风险排查识别工作
一是组织各岗位人员对认证活动开展年度风险点排查,对认证过程及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认证风险、公正性风险及风险等级进行了分析评价,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二是在8月顺利举行认证中心第二届公正性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采用函审的方式实施,收取有效函件7份,通过函审审议了与认证活动公正性有关的方针和原则,对认证过程公正性进行审查,以保障认证工作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开展。
五、持续完善认证工作信息化
根据业务需求,认证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目前包括服务认证管理模块、产品认证管理模块、认证标志管理模块、认证人员管理模块,具有业务统计、费用统计等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认证业务快速、高效、无纸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派出技术专家参加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抽查工作,履行作为上海认证检测协会、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会员责任,做好技术支撑服务,树立良好的机构形象。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76号
联系人:徐君
电话:021-64337098
网址:www.trimps.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