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业技术机构
第一节 标准化组织、国家级产品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和安防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安防标委会,代号为SAC/TC100),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成立于1987年。SAC/TC100受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的委托,负责我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技术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归口工作范围涉及入侵和反劫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爆安检、安防工程、实体防护和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

  SAC/TC100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技术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制修订规划、计划草案;按照国家和行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组织制定和审查国家标准草案和行业标准草案;对经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宣贯、培训和定期复审;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对口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与电子安防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79)的工作,参加IEC/TC79国际标准草案的制定、审查和投票表决。

  2013年11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SAC/TC100第六届委员会正式成立。目前,SAC/TC100共有委员98名、顾问2名。SAC/TC100第六届委员会还聘任了18名特聘专家及近百名通讯委员。截止到2016年1月18日,SAC/TC100完成的现行有效的标准共168项,其中国家标准49项,行业标准119项。按专业技术领域划分,基础通用标准4项;入侵和反劫报警35项;视频监控30项;出入口控制11项;防爆安全检查16项;安防工程和系统应用39项;实体防护设备13项;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20项。

  SAC/TC100积极参加IEC/TC79国际标准化工作,牵头制定6项国际标准,派出20余名技术专家参与7项国际标准起草工作。

  SAC/TC100的常设工作机构为秘书处,下设六个职能部门:办公室、计划信息部、技术发展部、成果应用推广部、国际合作部、培训部。秘书处办公地点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根据工作需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SAC/TC100于2000年成立了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1),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2007年成立了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2),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SAC/TC100第六届委员会领导成员:

  主任委员: 谭晓准

  副主任委员:杨 奇 陈朝武 周左鹰 张忠孝 王 巍

  委员兼秘书长:施巨岭

  委员兼副秘书长:张 跃 周 群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1号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老科研楼6层616-619室

  电 话:010-88513420、88513913、88512998

  传 真:010-88513960

  通信地址:北京2808信箱51分箱

  邮    编:100048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简称实体防护分会,代号为SAC/TC100/SC1)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是我国安全防范技术领域中实体防护设备技术专业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负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和本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SAC/TC100/SC1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TC100提出实体防护专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制、修订标准的原则,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提出本专业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划及年度计划;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的计划,在TC100领导下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相关的科研工作;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提出审定结论意见,提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定期复审已发布的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出修订、补充、废止或继续执行的意见;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委托,在TC100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对本专业已颁布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作出书面报告。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和TC100提出本专业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和标准化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奖励的建议;在TC100的领导下组织参加有关国际标准化活动,做好与相关标准化国际组织的技术交流工作;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委托,根据TC100的安排,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等工作中承担本专业标准化范围内产品质量标准水平评价工作及本专业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水平分析报告。

  2014年8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SAC/TC100/SC1第三届委员会正式成立。目前,SAC/TC100/SC1共有委员33名、顾问2名。

  SAC/TC100/SC1第三届委员会领导成员:

  主任委员: 周左鹰(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主任)

  副主任委员:王 巍 齐力 鲍逸明

  委员兼秘书长:李剑

  委员兼副秘书长:覃承彬

  地    址:上海徐汇区岳阳路76号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717室

  电    话:010-64336810-1735

  传    真:021-64713206

  邮    编:200031

  电子邮箱:tc100sc1@163.com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代号:SAC/TC100/SC2),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化技术工作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11日。

  SAC/TC100/SC2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研究、制修订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中以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评测标准以及管理标准等;通过引进、吸收、应用、推广国内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建立公共安全领域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的标准体系。

  SAC/TC100/SC2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结合国家法定证件、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出入境管理和人口信息等需求,陆续开展基于指纹、人脸、指静脉、虹膜、声纹识别等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基础标准、应用产品标准、评测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以形成全面、科学、先进、实用、且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公共安全领域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的标准体系。

  2012年12月1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SAC/TC100/SC2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第二届换届及组成方案。

  2013年3月26-27日SAC/TC100/SC2的第二届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第二届会员会有41名委员和4名顾问委员,本届委员会还有48名特聘专家及通讯委员的专业队伍,随着标准化业务的拓展,专家队伍还将不断扩大。

  生物特征识别是新兴的技术,对预防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一技术已成为身份认证领域的研究热点,SAC/TC100/SC2致力于用标准推广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和效益,引领和规范行业技术的有序发展。截止2015年,SAC/TC100/SC2在成立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先后组织开展7项国家标准、35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项目的研发,涉及指纹、指静脉、人脸、声纹、虹膜、掌纹等常用人体生理特征识别技术以及生物特征融合技术等,其中已完成现行公共安全标准20项,1项国家标准。目前在研行业标准15项,国家标准6项。

  SAC/TC100/SC2的常设工作机构秘书处办公地点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SAC/TC100/SC2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成员:

  主任委员:于  锐

  副主任委员:李明甫 郑方 李子青

  委员兼秘书长:侯鸿川

  委员兼副秘书长:田  青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1号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老科研楼6层614-615室

  邮    编: 100048

  通信地址: 北京2808信箱76分箱

  电    话: 010-88513872 88513842 88513181

  传    真: 010-88513872

  电子邮箱:TC100-SC2@163.com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1)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警用装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主要负责警用装备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负责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防护装备、警服和警用装具专业技术领域的警用装备标准化归口工作和本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按国家标准化相关管理规定,警标委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警标委的常设工作机构警标委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警标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警用装备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制定本专业标准体系和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本专业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组织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组织对所制定的标准进行宣贯实施和定期复审、修订,为全国警用装备主管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第一届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根据全国警用装备业务工作发展需要,在原公安部警标委的基础上于2015年经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成立的。原公安部警标委成立十七年来,在各方面及秘书处挂靠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共完成标准制修订266项,发布实施现行有效标准198项,正在制修订和报批中标准数十项,完成公安部科研项目4项。这些技术标准和项目,在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正发挥着积极的基础支撑作用。

  第一届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有委员77名,通讯委员160余名,组成结构涵盖了国内警用装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研发单位、检测机构、业内专家、生产销售单位等。其中管理使用部门、科研院所及检测机构占57%,专业生产警用装备的企业单位占43%。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65分箱

  邮    编:100048

  电    话:010-88513423 88513432

  传    真:010-88513423

  网    站:www.gajbw.org.cn

  

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经公安部领导批准,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基础标委会)于2008年1月23日在京正式成立。基础标委会由公安部机关业务局、部属研究所、院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质量检验机构、质量认证机构、行业协会以及生产、使用、经销等方面的企业代表组成。公安部部长助理兼装备财务局局长王俭任主任委员,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局长厉剑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副主任委员由公安部各相关业务局、部属研究所领导担任。基础标委会接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领导,秘书处挂靠单位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按照公安部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要求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基础标委会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委托,负责制修订社会公共安全行业内新技术、新标准领域及跨技术领域、跨部门、跨警种的公用性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及其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

  具体任务有: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制修订标准的原则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负责制定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体系,提出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根据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的计划或下达的任务,组织开展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相关的科研工作;组织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提出审定结论意见,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定期复审已发布的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提出修订、补充、废止或继续执行的意见;负责组织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对已颁布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做出书面报告。向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和对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奖励的建议;负责与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联系,组织参加有关国际标准化活动,做好与相关标准化国际组织的技术交流工作;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等工作中,承担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范围内产品质量标准水平评价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水平分析报告;在完成上述任务前提下,基础标委会面向社会开展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工作,指导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审查和宣讲、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

  基础标委会成立几年来,组织制定了几十项有重要影响且是当前急需的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社会效益显著。基础标委会现有委员50名,通讯委员20名。其中28名委员是来自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副处级以上管理人员或科技人员,委员全部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行政级别。基础标委会秘书处办公地点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29分箱

  邮    编:100048

  负 责 人:厉 剑

  联 系 人: 王 菁

  联系电话:010-88513730

  传    真:010-68422221

  电子邮箱:gabwj@sina.com.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立于1986年,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及神盾计量校准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

  检测中心是经公安部政治部批准,通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计量认证合格、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多学科、多专业具有第三方公证地位的技术服务机构,是集检测、校准、检验于一身的综合型国家级实验室。

  检测中心行政上隶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业务工作直接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装备财务局及相关业务局的领导和指导,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和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签约实验室,承担安全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CCC)、自愿性认证和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的检验工作,其中强制性认证检测范围包括了四大类十一种产品。检测中心同时还是专业数字集群(PDT)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安防视音频编解码技术产业联盟和中国防伪技术协会委托检测实验室,中心多位资深技术人员分别担任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职务,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特聘CCC工厂检查员。

  检测中心自建立以来,始终严格按照导则ISO/IEC17020、ISO/IEC17025的要求,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坚持“科学、公正、准确”的质量方针,注重实验室能力建设。中心内设有综合部、技术标准部、国际合作部、办公室及安防电子、软件测评、实体防护及警用装备、警用服装服饰、信息安全技术、安防工程检测、计量校准等七个检测部。现有包括行政管理、技术人员等共计16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6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0%,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占技术人员的25%。实验室面积超过1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种仪器设备1400多台套,固定资产上亿元。

  建有国家测速仪型式评价、电性能、安全性能、防护性能、电磁兼容(EMC)5米法电波暗室、防弹性能、锁具测试、环境试验、警用装备、警用车辆、警用无人机、警用服装服饰、信息安全、软件测评、视频图像联网GB/T 28181标准符合性检测、消音室、声学、光学、长度力学、无线电、视频图像(暗室)、通讯屏蔽、步行、防伪、技侦、UL目击测试、CE认证检测、校准检定等30余个专业实验室, 并在北京近郊设有靶场,开展各类防弹、防暴(爆)、防化、警用车辆类产品的测试和检验方法的研究。

  目前,检测中心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的计量校准能力136项,检验能力435项,检查能力13项。具备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及IEC、EN、UL等国际标准开展相关测试服务工作的能力。检验类别涵盖国家、行业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仲裁检验、质量鉴定、司法鉴定、生产许可证检验、委托检验、型式检验、计量校准检定、信息安全检查、科技成果鉴定检验等。业务范围包括社会公共安全防范、信息安全、警用装备、警用服饰等领域内系统及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查,各类安全防范工程的检测,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多年来,检测中心不断追求卓越,技术创新,形成了涉及500多种类产品,7000多个项目的实验室能力和技术优势。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一号

  邮    编:100048

  负 责 人:胡志昂

  电    话:010-68773301

  联 系 人:

  ① 电子产品、工程: 010-68773761、010-68773762

  ② 实体、警械、计量校准: 010-68773763、010-68773764

  ③ 警用服饰、软件测评、信息安全: 010-68773759、010-68773760

  ④ 综合业务: 010-68773780、010-68773781

  ⑤ 国际合作:010-68773498

  投诉电话:010-68773379

  微信公众号:公安部检测中心

  中心传真:010-68773380

  中心网址:www.tcspbj.com

  电子邮件:Testcenter@fri.com.cn

  公安装备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中心:010-88513145/3146

  交流中心传真:010-88513146

  交流中心网站: www.tcspbj.com/zszx(外网) peec.ys.ga (公安网)

  秦城靶场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秦城村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基地

  邮政编码:102212

  电    话:010-61721610

  广州办事处

  地    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南683-685号阁屏商务大厦4层4026

  邮政编码:510070

  电    话:020-37665170、020-37661084

  传    真:020-37661249

  深圳工作站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CD座4楼-C03

  邮政编码:518042

  电    话:0755-82583600、0755-82583603

  传    真:0755-82583601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是2005年3月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在“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是经公安部政治部批准、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认证合格的、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具有第三方公证地位的检验机构,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公益性非营利技术服务部门。

  检测中心业务上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及相关业务局的领导和指导,行政上隶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135名,89%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52%的技术人员具有中、高级职称,有博士16名、硕士65名。中心有实验及办公场地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000万元,检测用主要仪器设备1930台(套)。建有电磁兼容(EMC)、视频图像处理、无线图传、音频测试、电性能、安全性、实体防护、锁具检测、环境试验、信息安全产品试验室、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等实验室。

  检测中心成立以来,在公安部科技局和相关业务局、各省公安厅领导和帮助下,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导、关心下,中心的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近几年新建了非传统防爆安检、消音室、实体防护试验室、警用装备试验室、视频图像试验室、跌落试验室、阻燃试验室、网安专用产品试验室、IC卡/芯片试验室、IPV6测评和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等实验室。主要从事安全防范产品及系统、信息安全产品及系统的检验工作,检验能力涵盖了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高压电网、电磁兼容、防爆安检、实体防护、信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统评估等各类安全产品及系统。

  目前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验能力有141项。检验项目主要有: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系统),汽车防盗报警器(系统),楼寓对讲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车辆定位监控系统(GPS),停车场管理系统,炸药检测箱、毒品、炸药探测仪、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金属探测设备;无线图像传输设备和系统,监所周界高压电网装置,硬盘录像机、摄像机、监视器等视频设备,汽车行驶记录仪、车用电子警报器、机动车测速仪等道路交通安全设备,防盗安全门、防盗保险箱、防盗保险柜、机械防盗锁、电子防盗锁、金库门、专用运钞车、防弹玻璃等实体防护类产品,警戒带、警用头盔、各类警棍、防弹衣等警用防护类产品,各类民用锁具,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系统。

  检测中心承担了国家和公安部委托的各类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任务,承接各类质量验证、鉴定检验、型式检验、仲裁检验和委托检验,同时还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的签约实验室,承担其委托的安全防范产品3C认证的型式检验工作。目前中心已有27位3C认证工厂检查员,承担其委托的安全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的检验工作和工厂检查任务。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公安部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第一工作组均设在检测中心,每年主持参与完成近40项安全防范和信息安全产品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近年来,检测中心注重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检测标准的研发,以战略眼光发展检测技术和开展业务,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培养和吸收了大批高素质的检验人员。今后,检测中心将始终坚持“行为公正、数据准确、方法科学、服务规范”的质量方针,确保检测的工作质量,为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行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撑,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把好质量关,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为“科技强警”、“平安城市”建设做好技术后盾,为我国的安全防范和信息安全行业的质量技术监督做出更大贡献。

  地    址: 上海市岳阳路76号

  邮政编码: 200031

  负 责 人:鲍逸明

  电    话: 021-64334877

  联 系 人:陆曙蓉

  电    话:021-64745197、64747076

  电子信箱: lushurong@mctc.org.cn

  传    真: 021-64335838

  网    址: www.mctc.org.cn

  

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

  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英文简称CSP)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2001年7月批准成立,实施合格评定的认证运作实体,法人单位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中心依据CNCA批准的认证业务范围,在公安部领导和国家认监委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依据国际通行导则和产品认证机构规范要求建立了完整的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认证质量管理手册,紧紧围绕服务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安工作宗旨,规范运营,拓展业务,开展安全技术防范产品、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刑事技术产品等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认证工作。

  中心具备开展已获得授权的所有认证业务的必需资源条件,承担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业务范围,均已获得国家认可。团队成员由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长时间从事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质量、标准、检验等工作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组成;拥有一批经培训合格,取得国家权威机构资格注册的工厂检查员;主要分包实验室已通过国家认可,能满足认证检测分包的要求。

  中心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规范建立了完整有效的质量体系,并制定发布了相应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严格执行,持续改进。中心具备制定相关认证技术规范文件和实施产品认证受理、检验、检查、决定等工作的能力。在国家和行业批准的认证业务范围内,目前中心承担了安全技术防范、道路交通安全等3类15 种产品强制性认证工作,开展了安全技术防范、道路交通安全、刑事技术、警用通讯、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等11 种公共安全产品自愿性认证工作。

  中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坚持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维护相关方合法权益;不以营利为目,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认证服务。

  地    址:北京市海淀首体南路1号

  邮    编:100048

  法    人:仇保利

  负 责 人:胡志昂

  电    话:010-88513151

  联 系 人:郭 立

  电    话:88513158

  网    址:www.csp.gov.cn

  电子邮箱:cspa@vip.163.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中心是经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依据国家、军队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拟投入军队使用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进行特定安全性检测、评估、认证的专业机构。根据《关于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实行安全认证制度的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所有用于重要军事目标安全技术防范的设备和系统必须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中心的安全性认证,并取得《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证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中心下设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业务接待室、技术标准室、特定安全性检测实验室、软件安全检测实验室、网络安全检测实验室、资料档案室等部门;拥有安全检测、电磁辐射检测、网络安全检测等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达60%;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检测标准规范,具有完备的测试环境、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装备,在1~2年内将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符合国际标准的10米法大型电磁信息安全检测暗室,同时配置多种新型专业检测设备,将为开展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提供更为理想的检测条件。中心遵循保证安全、科学客观、严密细致、公开公正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和服务商提供安全性检测认证技术服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中心认证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范围:

  入侵探测与报警设备;视频信号探测与监控设备;出入口探测与控制设备;报警传输设备;车辆报警设备;防抢劫应急报警设备;实体防护设备;防爆安全检查设备;安全技术防范软件产品;安全防范系统集成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中心成立以来,严格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认证管理办法》,稳妥开展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检测认证工作。截止2015年底,共检测43个单位申请的各类安全技术防范产品89款,为军队选用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加强和规范军队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保证军队安全保密提供了重要保障。

  地    址:北京市蒲黄榆路1号

  通信地址:北京市95号信箱50分箱

  邮政编码:100075

  电    话:010-67600529

  传    真:010-67600379

  

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安全防范领域最为系统、最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和鲜明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和公安科技发展战略,面向公安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安全防范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为公安实战服务。在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领导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全方位的大力支持保障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充实,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增强,一批科研成果应用到公安工作一线,有力地带动了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引领了安全防范和社会治安风险评估领域内公安科研的方向。

  在紧紧围绕国家和公安科技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实验室对自身特点和优势的认识进一步深刻,从学科发展和服务公安实战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科学研究、支撑实战、培养人才的平台定位。

  作为公安科学研究的平台,实验室围绕公安业务需求,研究基础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攻克安全防范技术和社会治安风险评估领域的关键性难题。

  作为支撑公安实战的研发平台,实验室围绕研究成果转化,开发一线急需技术装备,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支撑安全防范、视频图像侦查、社会治安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领域的实战应用。

  作为人才交流和培养的平台,实验室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创造条件,吸引和聚集安防技术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发挥实验环境和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为公安应用一线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优秀人才。

  目前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15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大于60岁的有1人,45-59岁18人,45岁以下16人,博士10人,硕士17人。流动人员10人,博士6人,硕士4人。研究队伍基本素质高,年龄、资历、学科结构合理,具有从事科技创新、应用研究的潜力和优势。在科研队伍建设、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方面,吸引了一大批学术思想活跃、基础知识扎实、踏实勤奋、拼搏在研究第一线的年轻科研骨干,有效优化了实验室人才层次结构。形成了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研究生、博士后、精干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

  2015年实验室以重大项目攻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年共承担了4项国家级科研任务、4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的研发工作。其中国家级项目包括“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社会安全基础工作对象信息采集与提取技术研究”和国家863项目(涉密)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自组织群体异常行为的心理分析与识别方法研究”和“犯罪轨迹时空变化建模与预警分析方法研究”。

  全年新立项科研项目14项,在研8项,验收结题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共发表学术论文3篇,国内为学术刊物发表27篇,其中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1篇,被EI、SCI或ISTP收录1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申请国内专利2项、授权国内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实验室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规划和公安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公安业务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为重点,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结合实验室学科定位和公安科技创新目标,加强原创性科学技术研究,促进安防技术与风险评估理论发展和成果转化,满足公安工作实际需要,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国际安防学术研究中心。

  实验室目前已成为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科研开发和工程服务项目的研究基地,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同时,随着科学研究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部门,以及各类人才,携手共进,加速实验室的建设进程,为我国安防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

  负 责 人:洪卫军

  电    话:010-83906320

  联 系 人:广 宽

  电    话:010-83905971

  网    址:210.31.48.104

  邮    箱:Securitylab@163.com

  

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2012年12月20日,经公安部批准,广东省公安厅和中山大学合作,揭牌成立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全国第一个视频监控技术专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视频图像智能编目与检索技术”、“视频监控系统联网与信息共享技术”、“目标特征提取、识别与行为智能分析技术”、“基于公安业务的视频图像应用技术”四个方向。

  按照《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实验室管理上实行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和中山大学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6名。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原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何广平同志。实验室设置学术委员会,负责对本实验室的各项科研计划和主要技术路线进行审核和指导,现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邓中翰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内设办公室、视频系统联网与信息共享技术研究室、视频图像深化应用技术研究室、目标识别与行为分析技术研究室、视频图像检索技术研究室、推广应用中心共6个内设机构。

  实验室以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丰富的研究资源,吸引并整合优秀人才。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并出现了具有能力独立承担国家级项目的科研团队。

  同时,实验室利用依托高等学校的有利条件,鼓励在职攻读进修和资助国外交流访问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拓展相应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0人,其中公安部研究人员2人,广东省公安厅研究人员27人,院校研究人员14人,企业单位研究人员7人。验室还构建了良好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专业设备生产商组建了联合实验室或战略联盟,形成了超过100人的研究与开发团队。

  实验室夯实基础建设,为各项研究提供优良的科研与实验环境。实验室总面积21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1200余万元。其中,中山大学提供1800多平方米的办公和实验场所,包括实验室在中山大学东校区专门铺设的一条300米长专用车道,用于视频图像实验测试;以及具有运算能力惊人,属世界第一的“天河二号”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资源基础。广东省厅提供300平方米作为实验室场地,作为对外展示和技术服务的窗口。

  实验室坚持科学管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作体系。先后编制了《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三年(2013-2015)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初步确定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路线;2013年制定了《实验室组织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等12项规章制度,2014年制订了《实验室互联网网站信息发布审批管理规定》、《实验室信息报告管理规定》等2项规章制度。2015年正式发布施行了《实验室组织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规定》等13项规章制度,并着手制定了《实验室科研成果管理规定》、《实验室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内设机构工作中的责权关系,实现合作团队的管理,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实验室协调高效运行。

  为了对外打造实验室展示窗口,对内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增进宣传与沟通,优化自身建设管理。2013年9月实验室开设公安网专题网站,2014年初开设互联网专题网站,实验室技术人员通过公安网网站平台,为公安基层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远程协助或上门服务为用户解决技术难题。为实验室展示形象、传递信息、服务基层打下良好的基础,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黄华路97号

  邮    编:510050

  负 责 人:冯松青

  电    话:020-83111720

  联 系 人:朱理臻

  电    话:13922263079

  网    址:www.gd/zl/sys/

  电子邮箱:spsys@gat.gd

上一篇: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公开性文件    下一篇:第二节 标准化组织、国家级安防产品检测机构、认证机构 和安防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