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安防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第三节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队伍建设情况
  为理顺管理机制2013年实验室由教务处管理归口科研处管理,按照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要求,实验室改选了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成立了由李健和副校长担任主任的新的学术委员会。目前,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年龄大于60岁的有1人,50~60岁7人,35~50岁15人,35岁以下7人。流动人员10人,博士10人,硕士20人。
  研究队伍基本素质高,年龄、资历、学科结构合理,具有从事科技创新、应用研究的潜力和优势。在科研队伍建设、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方面,新增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职称的教师1人、副教授职称的教师2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吸引了一大批学术思想活跃、基础知识扎实、踏实勤奋、拼搏在研究第一线的年轻科研骨干,有效优化了实验室人才层次结构。实验室已形成了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研究生、博士后、精干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其中,享受公安部特殊津贴1名,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1名,学术带头人3名,45岁以下重大项目负责人3名。
  二、人才培养情况
  人才培养是实验室的独特优势,围绕实验室发展目标,依托重点项目和课题,通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已经建设成一支基本素质高,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具有从事科技创新基础性应用研究的潜力和优势。以实验室主任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科研核心成员的引领,带动实验室青年科技人员共同发展。
  一是大胆鼓励中青年研究人员赴国外学习进修与合作研究,使实验室中青年及时了解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和动向,提升实验室成果的国际化程度。
  二是加强群体合作意识,鼓励课题组之间的联合与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渗透,对加强研究人员间的联合及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鼓励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研究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从公安基层应用部门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四是利用实验室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扶植中青年学者,鼓励他们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探索性研究。
  五是坚持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2013年,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研究平台共培养研究生15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39名,博士研究生12名,充分体现了实验室作为安全防范领域人才培养平台的优势地位。实验室已成为了培养安全防范技术领域高层次公安人才的基地之一。
  三、学术带头人及优秀中青年骨干研究方向

称谓

姓名

职称

国内外学术机构任职情况

研究领域、承担任务、取得成果、获得荣誉情况简介

学术带头人

李健和

教授

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安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武警指挥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以及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警察(官)学院客座教授

主持、完成国家级、公安部和北京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治安案件查处教程》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材一等奖,《公安工作改革开放30年》获公安部金盾图书一等奖和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00种重点图书;国家级特色专业治安学建设主持人,主持《治安管理学》为北京市、公安部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获北京市和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治安学原理》为北京市精品教材重点支持项目。曾获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青年学科带头人、公安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洪卫军

教授

中国安全防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安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安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安部重大专项、公安部科技创新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包括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主编或参编学术论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与智能决策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卜凡亮

教授

 

智能视频分析与侦查技术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6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基金和军工课题10余项的全过程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秦立强

教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组成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安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特聘顾问

社会治安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包括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多项,主编或参编学术论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06被评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优秀青年骨干

台运启

副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方面研究,2010年至英国国家警务促进署布莱姆希尔国际学院进修,参与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与智能决策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张鸿洲

讲师

 

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从事智能系统方面博士后研究,研究课题为警务综合集成研讨厅。先后从事过计算核物理、人脸识别系统、x射线成像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方面的研究,是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方案的主要提出者,对监控视频语义建模和数据处理问题有深入分析研究,承担过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陈鹏

讲师

 

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博士课题为社会安全预测预警与风险分析,先后参与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与智能决策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突发自组织群体异常行为的心理分析与识别方法研究,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在预测预警风险评估领域有较深入研究。

上一篇:第二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下一篇:第一节 安防市场发展概况